(來源:Dreamstime)
2. 如何守住成果?把「終點心態」轉換成「旅程心態」。
3. 練習「旅程心態」的關鍵:事後仔細回顧一路走來的每一步。
《創新拿鐵》曾介紹過史丹佛大學黃思綺教授的研究,教我們用「頭輕腳重」達成目標,克服「虎頭蛇尾」的人性弱點。而最近黃教授又發表了最新研究,探討如何把「一次的成就」,變成「長久的成功」。讓人生不只是一餐「滿漢全席」,而是一場「流動的饗宴」。
創新點:不要把達成目標當作努力的「終點」,而把它當程努力過程中的一個「景點」
1. 參加減重比賽6年後卻復胖?人類與生俱來的「終點心態」惹的禍
美國的電視實境秀節目「超級減肥王(The Biggest Loser)」邀請許多過重者在30週內透過運動甩掉肥肉,每季都有參賽者成功減掉數十公斤。
但研究人員追蹤參賽者在比賽後6年的狀況,結果訝異地發現:14位參賽者中竟有13人放棄了比賽期間養成的健康習慣,體重「止跌回升」,平均回復到減重前的7成!
這種「達成目標後就鬆懈下來,把過程中培養的習慣或技能放在一邊」的傾向,叫「終點心態(destination mindset)」。這是人性,大部分人都逃不過。
「終點心態」本身不是壞事,它幫助於我們把過去的成就放在一邊,重新聚焦在下個目標。然而,如果「終點心態」太強,我們可能在達成目標後鬆懈,大費周章建立起來的好習慣、新技能,都泡湯了。造成進一步,退兩步的結果。
2. 如何守住成果?把「終點心態」轉換成「旅程心態」
黃思綺教授發現,過去關於追求目標的研究,大多強調不同階段要用不同的方法自我激勵。初期要「回頭看」,時常回顧自己努力的過程,告訴自己:「我已經完成這麼多,今天比昨天更進步!」。當目標越來越接近時,要「向前看」,心裡記著:「離目標只剩下一點點,加油!」。
但過去的研究中,沒有探討在完成目標後,如何把過程中學到的經驗,持續在生活中實踐。
於是,黃教授和同事Jennifer Aaker教授提出了「旅程心態」 (journey mindset)。意思是,達成目標不是整件事的終點。整件事是一段旅程,達成目標,只是看過了整段旅程中一個景點而已。
為了驗證「旅程心態」的好處,黃教授和研究團隊找來1,600志願者,參與了6場實驗。並將結果發表在《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》(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)上。
首先,研究團隊把一群達成減重目標的志願者隨機分成3組,各自分享成功減重的經驗。
第一組被要求以「旅程心態」回顧過程,重點放在減重過程中,感受到生活有什麼變化?身材怎樣慢慢變好?心情隨之如何起伏?
第二組則被要求以「終點心態」回顧,著重在最後減了幾公斤?有哪些飲食計畫?
第三組則不設限。
接下來,3組可從兩項獎品選一個:免費線上健身課程,或免費脫口秀門票。
結果發現,被要求以「旅程心態」回顧的第一組,選擇健身課程的比例最高。這反映出「旅程心態」者,維持好習慣的動力較強。
第二場實驗是為期14天的健走計畫,參與者一樣分3組,自由設定目標,然後用APP記錄每天步數。14天後,達標者可自由選擇是否要多走3天。同樣的,在這3天中,「旅程心態」組比「終點心態」組平均多走了5,500步。
最後一場實驗的對象是一群剛完成史丹佛在職培訓的企業主管。畢業前分3組,接受30分鐘的面談,回顧這次的課程心得。半年後,研究人員再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,了解他們有沒有實際把所學運用在工作中,結果發現:「旅程心態」的那組人,實踐所學的比例最高。
3個實驗都印證了「旅程心態」有助於人們從追求短期的「利」(體重、步數),轉變為追求長久的「益」(健康)。以減重為例,「終點心態」關心的是還要減幾公斤才能結束痛苦的節食。而「旅程心態」則專注在去感受自己的體態、生活如何藉由改變飲食、運動習慣,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。
如同Aaker教授所說:「回顧過往為了目標所做的一切努力,會讓自己更有繼續向前的動力。」
3. 如何練習「旅程心態」?事後仔細回顧一路走來的每一步
人性的原始設定,是「終點心態」。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:為了慶祝成功減下10公斤跑去「吃到飽」餐廳犒賞自己。每月業績達標後,就對客戶漫不經心。聽完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講發誓要改頭換面,過了幾個禮拜後卻沒有付諸行動。
黃思綺教授指出:「如果沒有外在提醒或鼓勵,人們天生會傾向『終點心態』,每完成一項目標就需要徹底解脫、放鬆。因此,需要刻意練習,才能轉換到『旅程心態』。」
如何練習「旅程心態」呢?黃教授的建議是:完成目標後,一定要持續地回顧。
「回顧的頻率可以是每年、每週,甚至每天。」黃教授的研究夥伴Aaker教授說明實際作法:「過去一年裡哪些事情做的很棒?哪些事情可以再加強?遭遇了哪些挫折,而你又從克服這些阻礙的過程中學到什麼?把這些通通整理、消化過後,你會對自己的成長和變化非常「有感」,於是就會產生內在動力,維持過程中培養的好習慣和實力。另外,為了方便後續回顧,「隨時做筆記、用照片記錄自己減重過程的身形變化,都可以幫助自己記住努力過的軌跡。」
總結來說,黃思綺教授鼓勵我們把人類天生的「終點心態」轉換成「旅程心態」,有意識地思考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每個小步驟所代表的意義。從過程中每個起伏中,萃取出成長的養分。
看完黃教授的研究,我想起了作家海明威描述巴黎的一段話。「巴黎,是一場移動的饗宴。」(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.)
「終點心態」,是一場「滿漢全席」。吃起來很過癮,吃完後心滿意足,但第二天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
「旅程心態」,則是一場「移動的饗宴」。它持續、永久,無所不在,而且不斷變化菜色。
吃慣了「滿漢全席」的我們,可以嚐嚐「移動的饗宴」。
文章出處: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careers/blog/3000454
如有任何辦公室問題歡迎諮詢
預約專線:(02)7736-2199
E-Mail詢問:預約參觀/諮詢